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传递时代精神与百姓心声——歌剧《桂梅赞》创作手记
2022-05-13 10:46   审核人:

 

■ 蔡晓龄

一年前,当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下称丽江师专)领导班子作出“举全校之力打造《桂梅赞》”决策的那一刻,大家都激动而又忐忑。这是历史性的时刻,一群人走到前台,勇敢承担了岁月赋予他们的庄严使命。但是,创作推出一部歌剧是谈何容易的事!从这一天起,丽江师专所有人结成了使命共同体,既然要做一件大事,就必须上下齐心,排除万难,互相帮助,稳步迈进。

创演《桂梅赞》的理由,每一条都称得上重大。

张桂梅老师是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楷模,她的母校就是今天的丽江师专,她创办的华坪女子高中也在丽江的地盘上。什么是“丽师魂”?就是张桂梅精神!她的母校,应该代代传唱英雄的伟大业绩与崇高精神!

丽江是知名度极高的旅游文化名市,一直在向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高大上的里程碑式作品,丽江必须有,这才配得上“世界的丽江”之盛名。《桂梅赞》诞生后,丽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丽江有自己的原创歌剧了!

丽江师专是文化根基牢实深厚的百年老校,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六万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有多少个“张桂梅”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斗拼搏,谱写着基层工作者平凡而伟大的生命凯歌。寻找他们,歌颂他们,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丽江师专艺术系有光荣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祖国大地人人会唱的《北京有个金太阳》就出自禾雨老师之手。第二代音乐老师张金云也是有广泛知名度的音乐家。丽江师专音乐专业的办学实力究竟怎么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高校能不能主动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桂梅赞》是一份答卷,也是一次整体检阅!

《桂梅赞》是一节永不落幕的、行走的思政课。张桂梅是时代楷模,是基层教师的代表,是丽江师专的灵魂,是当代中国的师魂。怎样通过一项工程打造校园文化精品项目?首先就要量体裁衣,自我分析,扬长避短。我们的优势是歌唱,尤其是合唱。所以,我们选定了舞台剧。在音乐剧、歌剧、声乐套曲之间选择,最终选定了歌剧。原因是考虑到丽江作为文化高地还没有上演过本土原创的歌剧,此作应该能提升丽江师专整体专业水平,助力丽江文化再上新台阶。通过长期排演,可以凝聚向心力,涵养学生精气神,实现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和专业教育整体水平提升,促成丽江文化推出新地标。

《桂梅赞》最初是按照标准舞台剧本的格式创作的,包含小夏早逝桂梅发宏愿、征服沉溺网吧的男生们、创办女高、与疾病搏斗、调解干部群众修路冲突、李严荔回校任教继承教育事业发展等情节。

我们的要点放在精心设计合唱,突出整体实力方面。近10首合唱承担了描写、叙事、抒情、旁白、串线、推动故事发展、议论感叹等功能。优秀指挥的风采也是一大亮点。当年创作过家喻户晓的《北京有个金太阳》的声乐教育专业再创辉煌,整体水平引人注目。

剧作中,所有人物情节都有原型,同时必须按照典型化手法和“三一律”规则进行合情合理的艺术设计加工,力争准确塑造人物,大力弘扬主旋律,传递时代精神与百姓心声。

每位观众心中都有一个张桂梅,但所有的张桂梅都具有以下共性:她是勇敢奋斗的基层劳动者;她是有血有肉大公无私的大爱者;她是伟大生命奇迹的创造者。在她身上,有千千万万优秀人民教师的影子。

董老师是张桂梅志同道合的伴侣,他英年早逝,激发张老师前赴后继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他既是千千万万教育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的化身,也是后继者力量的源泉。

在张老师身边长大、从名牌大学毕业后自作主张回华坪女高任教的李严荔给张老师出了大难题。张老师希望李严荔雄鹰远翔大展抱负,李严荔却说:“只是想成为你!”她的话令张老师百感交集。小夏与李严荔由同一演员担任,让观众隐约感到小夏仿佛复活,千千万万个小夏在成长壮大,董老师、张老师、李严荔传承的接力棒后继有人。

百姓甲乙丙丁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有各自的个性与生存逻辑。他们有种种缺点,有旁观者指指点点冷嘲热讽的习性。他们映衬了英雄的崇高,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观自身的不足,从而达到自我警醒的目的。

教师甲乙丙丁就是普通教师的代表:说真话,做实事,重现实,爱议论,发牢骚,讲规矩,爱怀疑,不做没把握的事。要看到他们对学生的一片苦心和甘当园丁的一片苦辛。在关键时刻,他们抛弃了利益纠结,勇敢地站到张老师一边。这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整个作品构成,为双层环形结构,董老师—张老师—李严荔,构成教育事业前赴后继代代传承、后继有人的隐喻。小夏—同学们—李严荔,表达一个小夏倒下、千千万万个小夏站起来的时代呼声。

剧本经过了六次大调整,写了七稿,最终用减法,保留了小夏早逝作为核心情节,桂梅发宏愿办学、与病魔搏斗、当选党代表、李严荔主动回校接班的情节线,架构起了一幕幕高潮迭起的感人场景。情节设计中,安排了张桂梅与丈夫董老师志同道合并肩奋斗互诉衷肠的感人情境,素材独具匠心,讴歌了董老师所代表的为教育事业献出了生命的无名英雄们,成功制造了全剧的最高潮。加上师生出神入化的演绎,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歌剧首演获得成功,获得了广泛好评。

文化丽江,任重道远。边陲丽师,任重道远!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创作出版有多部诗集、散文集;代表作之一、人物传记《公民宣科》出版后,影响较大。其担任编剧的多部电视连续剧曾在央视及地方广播电视台播出。)

 

转载自《云南政协报》 

关闭窗口
 
 
 

校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存信路499号 | 邮编:674199
版权所有:丽江师范学院 | 行政邮箱:
ljszedu@163.com